近年來因為日本的影響,全球開始偏好走清淡路線 、 小情緒 、 充滿柔情的照片,影響了攝影的風格,也被網路定義為『日系風攝影』 。 也因為霸子喜好攝影與藝術,在欣賞日本攝影大師們的作品過程中,明顯的感受到照片的呈現與色彩運用的不同,有很明確的色調感與特殊的色彩邏輯存在。這些色彩存在著濃濃的日系「極簡」 、 「wabi-sabi」和「禪學」的氛圍,也似成為成就日本美學精神的靈魂之一,但卻無知其歷史背景以及其構成原理。經過了許多資料的找尋,進入「四十八茶百鼠」神秘的色彩領域後,對過去日系風格色彩的配置產生了前後的連結的關係,開始有跡可循其美好之處。
歷史上,十八世紀下半日本幕府時代江戶後期頒布了農民「禁止奢侈令」。東京、大阪、京都也因為商業的繁盛,藝妓和歌舞等成為商業的社交的聚集地,參與的人運用灰、茶、藍的色系組合,將其品味、穿著、用具、餐廳、茶室等品味的呈現,也成就了當時的「四十八茶百鼠」色彩主流。也因為限制了紅、紫,讓這個市井小民所運用「濁、深、枯、淡」的低調色彩,呈現簡樸的美感,也就是粋(iki)。粋(iki)是什麼?其實也是因為人類希望脫離或是改變的想法,所施行的行為,也可以說是「創新、或者是「反骨」,是遊走在被規範或可改變的模糊邊緣轉變狀態。也因為「四十八茶百鼠」民間色調主流,在有限的色彩運用下,為求其色彩的表現,從細唯中的產生交錯變化,低調樸實的打入民心,這也就是日本民間的色調的發展,進而成就日本在二十世紀全球色彩運用的地位。
以下就是被限制後,偏向灰階的素色、茶色、鼠色的色調,資料來源:https://irocore.com/tag/%E5%9B%9B%E5%8D%81%E5%85%AB%E8%8C%B6%E7%99%BE%E9%BC%A0/,分別為偏灰、偏紅、偏藍的三種色調呈現。